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报告:建议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继续降息
发布会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 周頔 摄
(相关资料图)
7月1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举办的《中国宏观金融分析》2023年第二季度发布会上,中国社科金融所CMFA团队发布了《中国宏观金融分析》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宏观金融报告、中国宏观金融报告,以及青年失业率专题报告。
美联储下半年或将再次加息1-2次,每次25个基点
全球宏观金融报告指出,2023年一季度以来,美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总体通胀已快速回落,但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仍居高不下。特别是5月份美国核心通胀率为5.3%,超过总体通胀率1.3个百分点。疫情期间美联储等发达经济体央行推出的财政货币刺激政策导致总需求异常强劲,叠加新冠疫情对人力资本造成的重大损伤,使得美欧劳动力市场出现结构性失衡,造成核心通胀十分顽固。在6月份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首次按下“暂停键”,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选择继续加息25个基点和50个基点,日本央行则继续坚持宽松货币政策立场。通胀缓解、美债上限协议达成和信贷收紧是美联储停止加息的主因。
一季度美国和欧元的GDP同比上涨2%和1.3%,超出市场预期,并未陷入衰退。从需求面看,强劲的就业、收入和消费支撑美国经济在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约束下温和增长。从供给面看,疫情改变了行业结构,低生产率的接触服务行业转向了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等高生产率的在家办公服务行业,从而使得总生产率提升。
全球宏观金融报告分析称,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比预期更强劲,就业市场比预期更紧张,核心通胀率比预期更高, 预计美联储在下半年可能会继续加息1-2次,每次25个基点。欧元区和英国为抑制通胀加息是必然选择。持续紧缩的货币和信贷环境将对美国强劲的内需造成严重的负面冲击,随着美国经济韧性被不断消解,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在低基数支撑下或达7%左右
中国宏观金融报告指出,二季度中国经济保持恢复发展态势,但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和市场预期不稳,经济复苏动能有所减弱。从增长动能看,收入和就业预期偏弱制约消费增长,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外需不振造成出口增速回落。从金融条件看,新增信贷、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拖累社融走弱,M2-社融剪刀差有所收窄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市场需求不足叠加宽信用受阻,经济复苏面临阶段性通缩压力。
当前国内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微观主体预期转弱和资产负债表受损导致需求扩张乏力,表现为资产缩水和预期不稳导致居民主动去杠杆、利润下降和信心不足削弱企业加杠杆意愿、土地财政低迷和偿债压力上升倒逼地方政府被动去杠杆,预防性储蓄和债务偿还阻碍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
中国宏观金融报告分析称,考虑到经济复苏动能放缓和低基数效应 ,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可能达到7%左右的年内高点,但环比增速大概率低于一季度。随着扩大内需和改善预期的宏观政策持续发力,经济复苏内生动力逐步增强,全年经济增速有望实现5.5%左右。需求复苏带动物价温和回升, 预计全年CPI和PPI同比增速约为0.7%和-2.3%左右。
财政赤字率可提至4%,应继续较大幅度降息
中国社科金融室CMFA团队建议,为应对资产负债表受损和市场预期转弱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稳增长政策应兼顾短期政策应对和中长期改革治理。当务之急是通过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修复资产负债表,把财政、货币、房地产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用真招实策提振市场预期和发展信心。具体而言团队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中央财政应适当加杠杆并提高赤字率。 可考虑通过增发国债或特别国债适当加杠杆,将财政赤字率阶段性提高至4%以上水平,预计增加财政支出规模1.3万亿元,用于修复资产负债表。一是向中低收入家庭发放消费券,增强居民消费意愿。二是支持“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三是通过债务置换缓解地方偿债压力,拓宽地方财政发力空间。
第二, 央行继续较大幅度降息。货币政策应大胆使用降息空间,实现一举多得。一是对于企业而言,PPI同比增速下降意味着实际利率上升,降息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提振企业生产投资信心。二是降息能减轻利息支出和债务负担,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三是降息会对资产价格形成支撑,避免资产负债表陷入衰退。
第三,加大优质民营房企纾困帮扶力度。一是给予优质民营房企2-3年的政策过渡期,通过增加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支持存量债务合理展期降息等方式,改善优质民营房企资产负债表。二是房地产需求端政策仍有放松空间,持续引导实际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重塑房地产市场信心。
要避免“一脚油门、一脚刹车”扰动经济复苏
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适宜短期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若从根本上扭转市场预期和稳定经济增长,中长期仍要靠改革。对此,中国社科金融室CMFA团队也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从国家治理高度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当前财政货币政策取向是清晰的,但地方财政紧平衡、债务承压与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要求相悖,信贷需求不足制约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亟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一是打破发展中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敢于打开政策空间并实施行之有效的非常规政策,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二是从国家治理高度加强发展政策和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有效平衡经济增长、金融风险、经济结构等多个目标之间的关系, 避免“一脚油门、一脚刹车”扰动经济复苏。
第二,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全力以赴拼经济。当前地方政府普遍为债所困,中央应给地方政府适度松绑,激发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积极性。其一,中央加强防风化债顶层设计,借助新一轮债务审计、债务置换和债务重组等方式与地方政府共同化解债务风险,并通过提振经济增速来提供化债保障。其二,随着人口增长和房地产市场迎来结构性拐点,传统的“以地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应持续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转型,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财力支撑。
第三,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是稳定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以竞争中性原则促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形成长期稳定发展预期。二是继续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推动金融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金融部门治理结构的优化,以金融创新改善民营经济融资环境。
关键词:
责任编辑:宋璟
-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报告:建议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继续降息
-
百余家北京市文化旅游体验基地暑期将推四大主题文旅活动
-
中方回应“爱宝”诞下双胞胎:暖心的好消息
-
房地产大消息!这两项政策延期,影响有多大?
-
研报掘金|中金:申洲国际越南及柬埔寨基地智能化明显领先竞争对手布局可享红利
-
泸州龙马潭:推动“三区一体”通办 缩短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
为防止暑期溺水事故发生 全国多地正在积极行动
-
《电车故障》全流程通关攻略
-
浙商证券给予万兴科技买入评级 营收快速增长 加速拥抱 AIGC
-
《国家标准实施指南(2023版)》发布
-
泸州市开展第一轮2023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交叉调研活动
-
汇川技术:7月10日融资买入2822.2万元,融资融券余额9.47亿元
-
中金:电池管理芯片迎国产化提升及下游增长双驱动时刻
-
中集凌宇:强强联合!轻装上阵的TA是如此的“宇”众不同
-
世园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主体完工明年6月投用
-
招商银行(03968.HK):李德林辞任副行长
-
最是人间烟火气 用心用情抚人心
-
银河证券:军工板块进入布局期,静待东风再启航
-
煤炭行业首例5G井下低频大上行方案完成验证
-
新方法提高天然气水合物燃料能效
-
表现差强人意,陷入“掌掴争议”,NBA新科状元被疑又一“水货”
-
盐城响水:鲜食玉米迎来“甜甜”收获季
-
红砖多少钱一块2022 砖多少钱一块
-
商城县汪桥镇:多方发力 全面推进东南智慧耕衍农牧产业园建设
-
三鑫医疗:拟1000万元参投基金 将投资于蓝海机器人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全面做好交通运输防洪防汛减灾抢险救援各项工作
-
长沙将开展暑期全员大家访活动
-
2岁男童走失6天,最新消息传来
-
bd是什么意思小说(bd是什么意思呢职业)
-
特色产业结“富果” 联农带农增活力——广西扶绥乡村振兴一线观察
-
S佳通(600182.SH)将于7月17日派发2022年度现金红利每股0.035元
-
沧州市开展农村“气代煤”燃气安全检查
-
16岁闯入温网16强,安德列娃是下一个莎拉波娃吗?
-
芒果超媒:目前已储备有多项MR相关音视频技术
-
18年30次,盘点人身险公司“更名易主”!谁将成为“下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