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文化为何屡禁不止?
(资料图片)
这两天铺天盖地的热点是:C E T C 的打工人 陈 X 龙,真的是刚。
36氪之前出过一个报告,发现「经常加班者达 76.1 %,仅1 成人敢下班后不回消息」。
所以,加班文化为什么控不住呢?
在我看来,有三个核心原因:
互联网的崛起和被洗脑的企业; 劳动法的执行; 不够分的蛋糕 一、真相是什么?回到这件事上,咱也不能说,这事就100%是事实。 毕竟官方否认了,所以要么是伪造,要么是派遣或者外包员工。 昨天看了一个自媒体信誓旦旦说:这是编造故事,骗取流量,因为微信群截图显示其他同事的响应太积极,且文笔一个比一个好……这就不正常。 (这还不允许打工人兼具硬骨头和文学修养了) 我自己的判断是:伪造的概率不大。 有些自媒体的确喜欢搞一些劳资对立的劲爆消息,然后单方面吊打资本,毕竟没有落到实名的某公司是不能反向起诉的。 但这次热点不像是伪造。 自媒体伪造热点,最怕打假,所以往往不会给到清晰的公司名称,然后这次不但有清晰的公司名,而且冲的是有国企、军工、网信等多重 Buffer的知名企业。 造谣造到了领导身上,怕是嫌自己号做得太久了。 二、互联网的崛起 & 被洗脑的企业说到加班,不能不说互联网。 在互联网公司崛起的这些年,劳资矛盾看起来更加严重了。一方面,因为互联网的普及,现在打工人,无论在哪里,拿着手机,就可以无缝衔接上班。 就薪资福利来看,互联网企业为员工提供不菲的薪水,优厚的服务,还有期权。 但是企业在用人策略上,依然是涸泽而渔。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 加班,常态化加班。在互联网崛起之前,也有民企也会要求加班,也不见得给加班费。 但大多数时候,这些企业还是自觉理亏的。 唯独在互联网行业,理应更高效的高科技行业,堂而皇之的推出了996常态性加班。 职场人突然发现,加班不再是公司理亏,而变成理直气壮。 如果你拒绝这种常态加班,那一顶顶帽子就扣了过来:吃不了苦,缺乏抗压能力,工作不够主动,没有团队精神创业精神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过去十多年里,这些卷加班,卷996的企业,真的大多还都赢了。举个例子吧,在互联网圈,知乎是为数不多过去这些年都有双休的互联网公司。 但在2015-2018年之间,因为双休,反复被外界质疑是「慢公司」,搞得创始人不得不出来解释「我们不慢。」 关于知乎慢公司的讨论网页足足有6600万 在外界看来,工作时长是「快公司」和「慢公司」的核心区别,字节、快手当年的飞速发展是源于大小周?而知乎的增速偏慢是因为双休? 在我看来,在正常人看来,996、大小周这些关键词应该是「合法公司」和「违法公司」的核心区别。 但因为没有很好的监督机制,劣币驱除良币,形成了越违法越成功,不违法反而需要百般解释…… 经过过去10多年的反复洗脑,绝大部分老板已经形成了「别人违法,我不违法我就吃亏了」的奇葩逻辑。 这点我批驳过,但估计老板们听不进去。 三、劳动法的执行回到故事的主角陈X龙打工人,如果证明真有其事,无论是在编还是不在编,都是劳动法管辖范围呢。 我还是很期待解决方案的,毕竟当地的人社局和四川的总工会都发言了,如果查实,要处理。 我很期待这件事成为一个风向标。 毕竟这位打工人,都已经直接把日内瓦公约怼到脸上了。 说来有趣,2008年的时候,新劳动合同法即将实施的时候,身在外企人力资源公司,我们拿到了草案版本,都觉得这一版劳动合同法相当严厉。 即便是一向讲究公平对待员工的老外CEO,都觉得这部法律对企业太严了。 我司CEO还单独聊过几轮法工委,理由就是这套劳动合同法一旦执行,以后辞退员工就基本很难了。 企业想要合规运作,成本真的不低。 作为打工人,我一边帮老板翻译他的观点,一边为强硬的法工委主任叫好——我想的是:这版法律好啊,保护我们打工人权益。 但……谁料到今天能有这么多负面新闻。 说到底,立法是一方面,执法也很重要。 好消息是,如今在监管部分互联网企业的996问题上,监管机构已经走出了很大一步。 有互联网行业的朋友明确告诉我,当地监管部门会上门驻场执法,看企业是不是加班。 接下来,理论上应该全线推广。 只有立起来几个典型,来个徙木立信,让违法者吃到苦头。 那么,才会让老板们知道,时代不同了,做企业的方式也不同了。 去年薇娅事件之后,我聊过不少老板,人一提到纳税,就说「要按照最高标准缴纳」,合规比赚钱重要。 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如果我们回看,之前14大15大的报告,你会发现我国过去多年坚持的都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但17大不一样了,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则更加注重公平。」四、不够分的蛋糕再扩展说说,为啥2010-2018年之间的加班,少有大规模抱怨呢? 因为那个时候蛋糕在不断增长,打工人能够参与到分蛋糕,而且投入时间越长,分到的蛋糕也越多,这是打工人能够实实在在看到的。 福报论,兄弟论,都是在2019年曝光的。 这一年最大的问题就是互联网寒冬来临,融资越来越难了,上市越来越难了。 蛋糕小了,分蛋糕的人多了,老板要想维持原来自己的分量,员工就需要分得更少了。 而员工不是傻子。 一旦员工发现,我再如何加班,不是在做大蛋糕,而是做无用功,而且分到的也是越来越少了,那么员工就没有动力了。 就以我之前写过的神奇公司为例, 杭州某电商公司的 员工,一旦发现工作量超过8小时,就明确回复: 「你们可以调监控,我工作时间都在全身心投入,下班了我就准时走。 」 上司苦口婆心:我们创业公司,电商公司双十一比较忙,需要员工加班…… 但这位打工人依然坚持离开,原因很简单: 看大环境,如今电商如此卷,加班并不能做大蛋糕,去年的双十一各平台表现都很一般; 看小环境,自己加班能够分到更多蛋糕吗?不能。 蛋糕不够分的另一个体现形式,就是加班带来的价值越来越低了。 放在2013年,你加加班搞出来一个微信,你就赢了未来10年,甚至20年了。 但是在今天,绝大部分的加班,并不是实实在在解决问题,而是你下了班没走,坐在那里,一定程度上 安抚老板的内心焦虑。 也就是说,无意义的加班越来越多了——本来不需要加班的,但是老板看你们加班,焦虑会少一点…… 说到底,我是来打工的,不是来给老板做心理按摩的…… 最典型的案例,是张翰拖着实习生加班审了8个小时《东八区的先生们》,完了还问实习生反馈。 实习生都说啥,自然是好评一片,然后张老板来了一句:我知道年轻人在想什么。 真不愧为表扬和自我表扬相结合。结果豆瓣评分2.1分。 但凡张老板能够偷点懒,这片子可能都没那么烂…… 最后理论上,应该写点为什么 加班对企业对员工都没有好处,是一种双输。 这部分理论是我在Mercer学到,积累到的知识。 但算了, 当企业认为我可以把效率降低,身体不再健康的员工踢出公司换新人的时候,咱说啥都没用。
关键词:
责任编辑:宋璟
-
加班文化为何屡禁不止?
-
“公募巴菲特”朱少醒最新调仓曝光,名单巨变!对这几只股加仓超十倍,还有一只创新高…… 全球观速讯
-
今日聚焦!受大风影响,未来一周河南省多沙尘天气
-
A股原油概念上市公司股票整理(4/12)
-
赛恩领动获得数亿元A轮融资 焦点速递
-
世界观速讯丨织锦村_关于织锦村介绍
-
2023上海车展开幕在即 各大车企密集发布新技术 焦点滚动
-
当前通讯!超3100股飘红!沪指涨0.41%,传媒娱乐板块大涨
-
财政压力大、就业压力也大!国家终于出手了,4个变化正在发生
-
停更的UP主,两难的B站 焦点要闻
-
上海化学工业区:PDH项目签约!另有尼龙66、PMMA等项目加快建设-世界播资讯
-
闪电大厅攻略(闪电大厅)
-
AI终结艺术
-
【全球聚看点】兰州市科普讲解大赛决赛14日举行
-
鞍钢股份4月12日盘中涨幅达5%_世界看热讯
-
观速讯丨东方通:连续5日融资净买入累计4838.48万元(04-11)
-
治愈焦虑最好的方式:提升认知,稳定情绪,强制储蓄
-
班主任教学工作计划12篇
-
今日关注:首届环湖经济圈发展论坛聚焦区域高质量发展
-
全球即时看!海口秀英区设立12个工作小组 全方位做好消博会服务保障[组图]
-
全球观察:外交部:中方愿同澳方通过建设性磋商平衡解决各自在经贸问题上的关切
-
马鞍山市气象局发布大风蓝色预警【IV级/一般】
-
天天快讯:因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等 北京银行石家庄分行被罚141万元
-
西湖“划船刺客”,标价150元1小时, 实际只有半小时!船夫:你不要问问题!官方连夜调查:取消资格
-
文昌市多部门联合开展2023年“小手拉大手,侨乡护苗行”绿书签行动
-
天天动态:兰州新区西岔园区:携手谱写招商大文章
-
环球今日报丨中微公司(688012)4月11日主力资金净卖出3.12亿元
-
灵康药业(603669),技术指标出现看涨信号-KDJ 低位金叉(04-11)
-
汀步石图片_汀步石
-
世界百事通!男子酒后砸窗引出陈年纠纷
-
王宝强女友冯清被执行188万,仍为千寻魅影大股东|天天亮点
-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_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焦点速看
-
即时焦点:走过 3 座桥、跟随 5 公里!他们救下一条命 ...
-
海南省启动“海南学子·就在海南”留才行动
-
组合贷是一起审批吗